沈明义得消息的速度太快了点。
沈昭在京师有多少眼线,他在京师有多少眼线,是不可同一而论的。她用数日查到的消息,对方未必查得明白,但这一次——
霍尚穆与大长公主府之间若有若无的联系,沈明义却可轻易查出来。
这本身就不合理——
国玺之事事关国朝正统,何其重要,任谁行事都会小心谨慎。所以才有沈王氏和梅姨娘蛰伏沈家数十年,不置一言。
即便最终被察觉,也抵死不认。
比如沈王氏——
沈明义都用毁其清誉的方式逼迫于她,她也未曾言明半分,还是因王家不忍其辱,才将实情道来。但这其中亦拖延了数日,对方绝对有补救措施,至少不会轻易让人察觉霍尚穆的身份。
此次霍尚穆之事实在太刻意了。
沈昭将她的看法告知沈明义,复又问道:“祖父以为王家那日所言之事,可信几分?”
沈明义的眉头皱了起来,脸色并不好看。他亦觉得霍尚穆的消息来得太简单了,似乎是有人刻意引导他们去查的一般。
沈昭又说道:
“若要说谁是永嘉侯的眼线,我觉得梅姨娘更可能。而永嘉侯若是安置了梅姨娘,就不必再多此一举。至于祖母……并非没有问题,但其身后不会是永嘉侯。”
沈明义神色微沉,沉思了半晌,似在思索真假,过了片刻才缓缓说道:
“王家将人供出来后,他随即就上门拜访,虽则语气不善,可他这般行事便已表明了态度,过于顺从了。即便是为了嫡亲妹妹,可后头之事并非他能做主。”
言下之意是对方不会让其轻易暴露。
“这是搅乱我们的视线。”沈昭微眯着眼,语气里带着些许寒意,“若非察觉了其中不妥,又出了梅姨娘一事,只怕我们真会将矛头对准永嘉侯。”
“好一招祸水东引啊。”
沈明义冷笑了一声。
心中对沈王氏的情意只怕又少了许多。此事旁人不清楚,沈王氏定然是明白的。既然有人将她当作一颗棋子,该知道的东西定然是知道的。
沈昭见他脸上又是失望又是痛心的神色,一时间也是感概万千。谁曾想到当年娶回来的美娇娘,竟会是敌人安插的眼线,不仅毁了家族门望,还断了自己的前程。
眼下既知对方身份,就端看沈明义如何抉择了?
沈明义自认为除了当年之事外,沈王氏并未有其余举措。可当年之事于他而言便是不小的打击。
他沉沉叹了口气,然后抬眸看向沈昭,“你先行回房罢。你祖母那边自有我处置,至于梅姨娘那边,眼下你既然有这样的本事,就想法子从她嘴里多套出些东西来罢。”
这是不让沈昭插手的意思。
沈昭也不想管,她觉得沈王氏那条线是彻底断了的,要从她嘴里套出什么东西来,实在太难了。她愿意下那个手,可旁人未必忍心。她还不如从别处着手。
沈昭行礼告退。
刚出了院子,就见一个穿着秋香色马甲的丫鬟匆匆走来。
“五姑娘。”
堪堪停在沈昭面前,屈膝行礼。
沈昭见她有些面熟,一时间却想不起是谁,随即问身边的丫鬟。析玉便在一旁回道:“是梅姨娘房里的丫头。”
沈昭这才记起来,去年因沈晖一事,梅姨娘亲自上门拜访,当时身边跟的就是她。那会儿还是挺沉稳的模样,眼下神色间却只剩彷徨与仓促……看来梅姨娘那边是出了问题。
她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。
就见对方跪了下来,“五姑娘,我家姨娘就吊着一口气,只希望能最后再见您一面。望您能遂了她的愿。”
沈昭的脸上猛地一变。
“快领路罢。”
随即又问道:“到底怎么回事?同我细细道来。”
丫鬟苦着脸讲明了事情的原委。
其实也就是前不久的事,不知从何时起,梅姨娘就偷偷投了毒,每日量并不大,因而刚开始并未出现什么异样,只是身子较为虚弱罢了。
但梅姨娘一向弱柳扶风,且她自己又总说无碍,也没人将此事放在心上。可日积月累的,过了一段时间就爆发出来了。
昨天夜里先是体热出汗,后又心口绞痛,被守夜的丫鬟察觉了,本要去喊大夫,却被梅姨娘给拉住了。到了今早,便开始吐血了。眼部青黑,面色如金,只怕是活不长久了。
沈昭一路听完了丫鬟的叙述,心里头倒是略感诧异。
他们只防着梅姨娘使坏,却没想到对方早有察觉,为了避免他们起疑,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服毒。想以死来逃避罪责。
可眼下又让人把她喊过去……只怕心中有意愿了不了。而阖府上下,最有可能帮她完成的唯有她。
沈昭不免摇头失笑。
梅姨娘怕是太看得起她了。
梅姨娘是抱着必死的决心,沈昭甫一进屋,便闻到了浓重的血腥味。即便旁边茶几上的煎药的火烧得再旺,也掩盖不了。
听说梅姨娘是等天色渐亮,才让人将大夫喊过来的。毕竟想见沈晖最后一面,却也不想她起疑,更不愿她牵扯到这些纷争里头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