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永明纪事

第167章 郎艳独绝,世无其二

永明纪事 水罙 2047 2024-05-28 14:34

  沈昭由着析玉将她身上的斗篷取走,近了却发觉苏十三神色有些异样,不禁稍感疑惑,忍不住微微偏头,蹙着眉问道:“苏公子这是……不欢迎我么?”

   声音并不似往日那般低沉,带着姑娘家特有的软糯,言语间竟隐隐透出几分俏皮来。

   沈昭当然知道苏十三不可能不欢迎她,只是觉得一向淡如清风的苏十三愣神是十分难得之事,不免要打趣一番——她这是还未从方才那个雪人身上收回心神。

   苏十三闻言,顿时回过神来,脸上已恢复了先前的淡然。“既是我邀少明前来,又岂有不欢迎之礼?快请坐罢。”

   他微微抬手指了指前面的软垫。

   这是将她当成余怀昭的意思。

   沈昭依言坐下,心里头却不免嘀咕起来。她原以为苏十三得知她的身份后,虽不至于四处宣扬一番,但也会打趣几句罢。怎地竟是一句话也不说?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吗?

   苏十三并不知晓她在想什么,只是突然觉得对方的打量过于频繁,倒让他稍微有些不自在,原先也不见这般的。他压下心里的疑虑,不动声色地替沈昭斟茶。

   此刻仆人都被遣走,屋里只剩他们两人,茶水的声音便显得更加清晰起来。苏十三温润的眉眼隐约藏在升腾的热气之后,竟显出几分朦胧的感觉。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,莫过如此。

   沈昭瞧着,倒忍不住一愣。

   她原先还想着这眉目怎会如此熟悉,原以为是因当年大觉寺的一面之缘。可眼下他的面容隐在朦胧的热气后,倒叫她想起别的事来。

   她之所以觉得苏十三熟悉,并非因当年大觉寺之事,而是她前世曾见过相似的面容,只因时隔多年,那面容在她记忆里日益模糊,因而一时间才未曾记起。

   她突然想起许多年前,她即将出征之前,尚且年幼还是太子的延武皇帝信誓旦旦地拉着她的手说,昭姐姐,你等着,等我长大了,我就娶你。那样你就不用打仗了。

   她记得那一日风和日丽,天空湛蓝纯粹如一块绸缎,那片片流云便是绣娘用丝线勾勒的祥云,那样的景致大抵只有天底下最为手巧的绣娘方可织出。

   年幼的孩子就在这样的绸缎下,仰着脸同她说出最真挚最简单的话语。眉眼灵动,让人心生怜意。

   那会儿她正沉浸在亲人逝世的悲痛之中。树倒猢狲散,沈家没落,同她来往的人家便少了许多,心中的苦闷无处叙说,乍然听到这样一番话,难免动容,当下便问他为何要说出这样的话。

   他便理所当然地回道,因为我长大以后,就能当皇帝,那样我就可以让昭姐姐当我的皇后,皇后是不用打仗的。你看,我母妃就从没打过仗。

   他哪里知道,天子一声令下,便可扭转局面。若是君主让她出征,便是当了皇后也一样出征。若是不让,怎么也轮不到她,只是这样的话自是不能说得的。

   年幼的太子对此却是懵懂无知,因此可肆意言论。她当即一惊,连忙弯腰捂住他的嘴,细细叮嘱道,这样的话,殿下往后不要再说。

   为何?他不懂,拧着眉问道。

   沈昭便回道,殿下若是说了,微臣此生便再难回京,兴许也会同父兄一般身葬沙场。

   十几岁的小姑娘,语气里却是遮掩不住的惆怅与黯然。

   小小的延武皇帝果然吓得哭了起来,连忙上前抱着她,抽噎着说我再也不说了,昭姐姐以后经常回来陪我好不好?

   她自是应下。

   可世事难料,她这一走便是六年,再回来时,小小的孩子早已长大,成为面容肃穆,气质沉稳的一国之君。幼时的嬉笑玩闹再不见踪影。

   剩下的唯有金銮殿下的一问一答,君臣之礼。他是少年天子,气度华贵,不怒自威,她是铁血将军,沉默寡言,面容坚毅。

   遥遥相对时再无少时温情。

   她还记得,已俱男子气概的延武皇帝同她说道,还请表姐替朕守住边境的河山。而那回京之言,却再未提及。终究成了一朝天子。

   沈昭不禁感概起来,复又想起她刚逝世时,延武皇帝日益憔悴的面容以及眼底隐隐的悲痛。可惜生在帝王家,终究是不能长成陌上谁家年少,足风流的模样。

   只是那面容……沈昭复又向苏十三看去,他早已斟好茶,升腾的热气顿时少了许多,面容清晰起来,细看过去,还真有三四分相似,那矜贵的气质如出一辙。只是苏十三的面容更加温润清雅罢了。

   “少明?”

   苏十三见她眼神直愣愣的,忍不住轻轻唤了声。

   沈昭顿时一惊,回过神来,见苏十三依然看着她,便轻咳一声,道:“方才见公子的面容隐在这雾气蒙蒙之后,端的是积石有玉,列松如翠。郎艳独绝,世无其二。”

   这话一出,苏十三猛地怔住。

   嘴唇翕和半晌竟再没说出一句话来。

   沈昭亦回味过来,眉头一凝,这话怎么说得跟她在垂涎对方的美色一样?她复又偏头看了看四周,好在四下无人,便松了口气。

 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  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